赣州监狱引领智慧司法升级

来源: 2018-04-02 09:22:09
  

3月27日,随着六方代表在共建合作协议书上落笔签字,全国首家司法物联网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在江西省赣州监狱正式建成启用。

启动仪式上,江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阎循店,司法部信息中心大数据与系统研发处处长牛学军分别致辞讲话,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孚,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钟建生等分别代表合作各方作大会发言。其间,赣州监狱负责人就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做专题介绍并发表“物联网激情燃烧的岁月”主题演讲。

六方共建瞄准智慧司法

全国首家司法物联网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监狱管理局、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广州畅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六家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单位合作共建成立。

该联合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智慧司法体系建设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共性技术及司法行政行业应用、智慧司法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司法行政行业物联网设备、产品、系统检验检测技术,以及跨区域、跨行业司法业务协同体系建设等方向,就关键技术研发、规范与标准拟定、应用示范、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该联合实验室注重“产学研用”,其成立对促进我国司法行政行业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全面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扩展物联网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瞄准智慧司法建设目标。签约六方共同表示要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促进我国司法行政行业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司法行政行业的科技创新高地、高端科技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与物联网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司法物联网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的建成启用,是适应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布局,推进司法行政科技创新的实践新举,必将推动物联网在司法行政系统的深入应用。”司法部信息中心大数据与系统研发处处长牛学军说。

六年探索迎来智慧升级

据了解,该联合实验室在赣州监狱成立,就是以物联网技术在该监狱的应用成果为基础的。

早在2012年,赣州监狱就开始组织研发团队对物联网相关软、硬产品进行探索和研究。经过5年的实战化应用与创新,2017年该监狱成功闯出了以物联网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智慧司法升级之路。

记者在赣州监狱高度戒备监区看到,门禁、电源、风扇、灯光、空调等,全部实现智能控制,物联网智能管控终端与物联网人体探测器进行短物联连接,实现自动跟踪、智能布防,有效弥补了人工值守漏洞,节省了警力。

随着监狱民警一键按钮,二楼监房的门禁立即开启,记者现场体验了一回。据了解,以物联网智能管控终端与物联网门禁控制终端进行短物联连接,可以实现门禁的实时管控、人工管控、时段管控,以及一键开门、一键锁定、定时管控等。

赣州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赖德毅告诉记者,服刑人员可通过密码登录的形式,借助物联网智能终端,查询自己的考核奖惩、零用金明细。同时,还可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文件,并可以通过“心情记录”向民警进行心情表白。

“经过6年的探索升级,高度戒备监区的智能管控平台已成为民警管理教育服刑人员的‘智慧头脑’。”赖德毅说,“物联网+产品”建设的智能管控平台,已具备智能管控、安全指标体检、设备控制、信息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九大功能,具有覆盖面广、功能集中、操作便捷等特点,实现对服刑人员的严格、科学、规范管理以及应急事件的高效处置。

在监狱管理中广泛应用

“10时30分,三监区空压机房有一卷电线闲置无人使用,未按要求保管,违反三个重点管理第7条规定。”在赣州监狱的网络督查下,各监区的实时管理及反馈处置等情况,一目了然。

据了解,赣州监狱已建立起以指挥中心为枢纽的网络指挥平台。除网络督查外,重点部位检查、食品安全检查、门诊就诊信息等各类数据汇聚一起,成为监狱精准化管理的决策依据。

2017年,赣州监狱在全省监狱系统率先组建了数据中心。该中心将数据分为管理、民警、职工、服刑人员四类,作为一级分类进行科学架构,同时根据数据特点和关联性进行二级、三级分类,统一数据标准,建立数据标签,并通过数据的大整合、大清洗,形成统一的数据仓库。

物联网技术应用所需的数据关联,决定了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如今,涵盖31个业务系统的综合管理业务平台已在赣州监狱全面建成。安防处置高效化、基础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自动化、服刑人员管理智能化、狱务公开全面化、大数据建设模型化、物联网产业化,这条信息化应用之路,夯实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的基础。

如今,物联网技术在赣州监狱管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果。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加装的“智慧头脑”,为监狱管理智慧升级提升了加速度。(记者 黄辉 通讯员 尹承锋)

责任编辑:hnnew003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津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津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1 2 3

资讯

综合热门

津商报网广告服务中心

广告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