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君宜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举行 王蒙、冯骥才感念知遇之恩

来源: 2018-04-02 09:21:11
  

她的一些名言广为流传:好编辑应该是人脉广、信息灵的社会活动家,应该做有学问的杂家;编辑要当好作家的参谋,好编辑要善于发现新人,不盲目崇拜名人,要有胆识、预见和决断……她正是著名编辑家、出版家、作家韦君宜。前天,由中国作协、中国出版集团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承办的韦君宜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现代文学馆举行。

韦君宜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元老之一,她的编辑出版工作从在延安编辑《中国青年》时就已经开始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她主编了《中国青年》《文艺学习》,还担任过《人民文学》杂志的副主编。自1961年开始,直到1985年底离休,从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做到总编辑、社长,她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了25年。生活中的韦君宜不拘礼节、不精于人情世故,甚至有些不修边幅,人们都亲切地称她“韦老太”。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她独具慧眼,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者,推出了很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将军吟》《沉重的翅膀》等一批重要的当代文学力作都是经过她的努力才与读者见面的。她对当代优秀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也很重视,把过去内部发行的《战争风云》等作品改为公开发行,又选译出版一些新作品,如德国的布莱希特、伯尔,日本的井上靖、松本清张等人的作品。

“韦君宜是一个非常爱护年轻人的前辈,我没有见过这样做人的,就是她的直爽、她的干净,她没有一句废话,从来不说客气话,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事。”作家王蒙说,韦君宜是覆盖他整个生命的恩师,“她在有生之年从没有减少过对我的关心。第一是怎样正确地处理好《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讨论;第二是怎么想办法把《青春万岁》能够出版出来,当然这很不容易,等了25年才出来,但是韦君宜没有一天忘记过这个事。”王蒙说,当自己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出现大挫折时,如何维持住健康的政治态度、人生态度、文学态度等,韦君宜都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

“1977年春天我认识了韦君宜。我真幸运,那时我刚刚把一只脚怯生生踏在文学之路上,对自己毫无把握。”作家冯骥才回忆,那年,李定兴和他把两人的长篇处女作《义和拳》书稿寄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从此与韦君宜相识。在他看来,韦君宜是那种羞于表达、不善言谈的人,因为编辑李景峰曾传话说:“老太太(人们对韦君宜背后的称呼)又夸你了,说你有灵气,贼聪明。”但冯骥才每次见到韦君宜,她却最多朝他点点头,与他擦肩而过,好像并没有看过书稿。但有一次她突然滔滔不绝地与冯骥才约谈起稿子,小说人物的结局,人物的相互关系,史料的应用与虚构,甚至一些语病,全部谈到了。“她令我惊讶不已,原来她对我们这部五十五万字书稿的每个细节都看得入木三分。”冯骥才更记得那次韦君宜的话,“除去那些语病必改,其余凡是你认为对的,都可以不改。”他还记得当初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容,那是一种温和的、满意的、欣赏的笑容。

此次纪念座谈会上,还首发了《韦君宜文集》。

责任编辑:hnnew003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津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津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1 2 3

资讯

综合热门

津商报网广告服务中心

广告热线: